羅永清履歷


羅永清履歷
20178月起國立屏東大學原住民族健康休閒與文化產業學士學位學程原住民專班 專任助理教授
20162月起 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助理教授兼原住民專班執行秘書
20159月 玉里鎮青年返鄉陪伴計畫主持人 內政部營建署委託
20141月起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國立東華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玉里研究
2012年原住民委員會委託宜川子之藏等著高砂族系統所屬研究傳統領
     域謄畫計畫主持人
2013417日口試並取得博士學位
    荷蘭萊登大學環境科學研究中心及文化人類學博士
2013 行政院環保署原住民族環境智慧教材編撰委託計畫主編
2013 天主教利氏學社委託中國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研究計畫研究員
2012(5月至12)
    台灣大學地理系研究助理:內政部統計區監審計畫GIS工程師
2011 (10月至12)
    財團法人環境研究發展基金會: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展覽策展人
2009-2011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與臺灣大學地理所合作中國西南藏彝計畫
    研究助理(三年暑假期間)
2008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博士候選人(民族學)
2002-2007(五年)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傳統領域調查計畫秘書長兼助理研究員(台灣大學地
   理系張長義、蔡博文教授主持)同時就讀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所博士班
2005 暑假
   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史國良Simon,S.教授太魯閣族經濟研究計畫田野助理
2004­2005
   聯合國文件特約翻譯人(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契約聘)
2004­2005
   鄒族習慣法研究計畫助理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託師大地理所汪明輝教
   授主持以及新憲及制憲中的原住民專章諮議成員(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2004-2005
   大葉大學兼任講師:教授社會科學研究法、文化人類學、藝術人類學
2003­2005
   太魯閣國家公園領域變遷與共管機制研究助理(台大森林系盧道杰教授主持)
2001-2003
   邵族文化發展協會秘書(三年)(台灣大學城鄉基金會合聘)
   負責:勞委會邵族文化產業重建大軍計畫以及文建會災區重建社區營造計畫
        邵族公有祭場還我土地委員會執行長、邵族傳統領域公眾參與調查計畫
2000-2001
   世新大學民意調查中心 (助理研究員):研究地方選舉派系及政治服務滿意
   度之民意調查

獎項及榮譽
2009 約翰走路(Keep Walking) 圓夢獎金得主
2008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博士候選人獎助(民族學)
2007 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歐洲博士論文獎助
2006荷蘭萊登大學博士Fellowship獎助
 1999­2000中央研究院民族所訪問碩士獎助
1997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班獎助
參加學會:
荷蘭萊登大學與荷蘭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合辦之影像博物館學會(2008至今)。
國際共有財研究學會
國際地理學會原住民權利研究理事會
國際地理學會小島研究群
加拿大亞洲研究會
菲律賓伊莎貝拉大學林業研究會
國際民族植物學會
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會
事蹟紀錄
2013 約翰走路夢想計畫介紹
2004
   921震災重建紀錄片介紹邵族社區營造工作者:羅永清紀錄片,新故鄉文教基
   金會出版。
2005
   地動的花蕊: 臺灣九二一地震社區重建的故事, 地動的花蕊: 臺灣九二一地
   震社區重建的故事 其中邵族篇章記載應徵者在邵族社區工作歷程,作者:
   新珠,出版者: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
羅永清社會參與
2014-15玉里鎮奇客邦成員
2016年林務局社區林業審查委員
2016年文化部原住民青年村落文化輔導委員
2016原住民委員會及中國生產中心擬定原民會產經處中鋼計畫主筆
2016台南市原民教育中心教學輔導團環境教育講師
2016年阿里山來吉國小環境教育教師
2016年林務局台東林管處「與臺東縣海線北段原住民族自然保育與生
態旅遊諮詢委員會」諮詢委員




羅永清著作目錄
Articles (peer-reviewed)有審查制度著作
羅永清.(2012) 原住民保留地糾紛類型芻議與司法判解的民間理解:太魯閣區域的例子。文化研究月報132:88-101(具審稿制度)
Tsai, Bor-Wen, Yung-Ching Lo, (2013) THE SPATIAL KNOWLEDGE OF INDIGENOUS PEOPLE IN MOUNTAINOUS ENVIRONMENTS: A CASE STUDY OF THREE TAIWANESE INDIGENOUS TRIBES.” , The Geographical Review 103 (3): 390–408. SSCI
蔡博文、鍾明光、羅永清、林嘉男(2014)丹巴縣嘉絨藏族的家屋社會與環境資源的永續性Taiw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台灣人類學刊12(2):53-84, (TSCI)

Thesis碩博士論文
Lo, Yung-Ching. (2013) Accessing Indigenous Land Rights through Claims in Taroko Area, Eastern Taiwan. PhD dissertation, Institute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Developmental Sociology, Leiden University, the Netherlands..
羅永清.(2000)天神與基督之間的抉擇:阿里山來吉鄒人皈依基督宗教因素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Book專書
羅永清 (2014) 台灣原住民族環境智慧,臺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41月出版。
Articles其他著作
羅永清 2017 璞石閣兩三件事:從微靈到巨靈/奇客邦的緣起,《人類學視界》第21期,頁07-14
莎伊維克・給沙沙   羅永清(通訊作者)2016/08/9 Sbalay的弦外之音(上):小英的道歉儀式與「便宜行事」TheNewsLens 關鍵評論http://www.thenewslens.com/article/46112
莎伊維克・給沙沙   羅永清(通訊作者)2016/08/10 Sbalay的弦外之音(下):「第一共和」還是「國與國關係」?TheNewsLens 關鍵評論 http://www.thenewslens.com/article/46113
羅永清:2016/07/13, 從漂浮的「蘆葦締國」到有機藜麥的民族經濟,秘魯原住民產業的發展令我驚豔TheNewsLens 關鍵評論http://www.thenewslens.com/article/44033
羅永清2016/07/06「大學教室裡的十八堂辯論課,看見學生的更多可能」。「獨立評論@天下」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4493
羅永清 2016/06/08)從原住民專班到「原住民族」專班──我在中原大學的看見「獨立評論@天下」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4392
羅永清 2016.03.02)沒有贏家的賽局:從電影《神鬼獵人》(The Revenant)談原住民共同遭遇的歷史經驗 芭樂人類學《芭樂人類學》
羅永清 20163月) 美園部落的月桃《人社東華季刊》第九期http://journal.ndhu.edu.tw/e_paper/e_paper_c.php?SID=156
羅永清(2014)鼓嘎鼓嘎,紐姑紐嘎! ~ 那一夜我們說「政體」,在善導寺三號
    出口。芭樂人類學2014/05/19
羅永清 2015-06-07)想像老年與經歷年老--我與我的失智父親與躁鬱症母親
芭樂人類學《芭樂人類學》http://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6440
羅永清(2014)巧遇秘魯眾迷幻植物與Gringo 巫師們。芭樂人類學2014/06/23
羅永清(2014)利馬圍城記以及種種為了貿易而協定所帶來的哀愁: 一篇人類學式的筆記小說呼應服貿之議。芭樂人類學2014/03/31,該文也發表在施正鋒編《認識各國自由貿易協定FATA》一書並獲轉載《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 4 2 2014 / 夏季號,頁187-205
羅永清(2014)布農嘗百草:從抗瘧疾草藥談原住民族傳統知識兼介紹《臺灣原住民族環境智慧》一書,史前館電子報第273期,2014.4.15
羅永清(2014)太魯閣耆老百年回憶一書之序文。在田貴芳著太魯閣太魯閣耆老百年回憶老百年回憶男性篇,行政院援助民族委員會。
羅永清( 2014)讀《世界中心的貧民窟:香港重慶大厦》思考香港的「重慶」脈絡──「書評書介」,在人社東華季刊電子報網站 http://journal.ndhu.edu.tw/e_paper/e_paper_c.php?SID=49
羅永清(2014 綠島鄉誌  第五篇第一章社會團體篇部分(5023字)、第六篇:基礎建設篇全篇(58466字)、第七篇:人民團體篇(15,114字),第四篇:都市計劃篇(5,652字),第五篇鄉政建設篇(10,948字)
羅永清(2014)神聖的種子:台灣南島民族的種子保存與播種祭典史前館電子報第273期,2014.4.15
羅永清(2014)布農嘗百草:從抗瘧疾草藥談原住民族傳統知識兼介紹《臺灣原住民族環境智慧》一書,史前館電子報第273期,2014.4.15
羅永清(2014)芭樂人、芭樂魚、芭樂狗:論台灣原住民族所謂「真正的」物種,刊載于芭樂人類學,並轉載于泛科學(PanSci)獲兩千人次以上點閱。
羅永清,莎伊維克‧給沙沙.(2013) 原住民族當今處境的歷史根源。台灣立報
     2013-3-14 21:45 14
羅永清.(2012) 漂流船與臺灣原住民的遭逢──清末以來的國際法爭議。原住民文獻期刊(2): http://ihc.apc.gov.tw/Journals.php?pid=608&id=649
羅永清.(2007) 臺灣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調查數位化方法的實踐與應用。台灣 
     大學原住民圖書資訊中心電子報第三期20079
     http://www.tiprc.org.tw/epaper/03/03_tradarea.html
羅永清.(2006) 伊達邵祖靈聖地的考驗。人權雜誌.14:70-76.
羅永清.(2005) 從動物權、狩獵權、文化權、生存權的競合來看待丹大狩獵開放政策。2005年台灣人權報告,前衛出版社。
羅永清.(2005) 求存之路太迢遙邵族曾努力卻失敗大地地理雜誌卷207:42-45
羅永清.(2005) 邵族祭祖靈 大地地理雜誌203:68-70
羅永清.(2005) 伊達邵災後文化復育社區拆除問題! 邵網站
     http://thao.ngo.org.tw/Thao-New/0_Home/2005_04_07-1.htm
羅永清.(2002) 祈雨之後、上法院去!--邵族之後祈雨時代回應瓦歷斯˙諾幹【原住民的後祈雨時代】一文。南方社區文化網路http://www.esouth.org 
共同作者Co-author paper
蔡博文、張長義、丁志堅、林俊強、羅永清(2005)參與式地理資訊系統於原
    住民傳統領域知識建構,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調查學術研討會2
    24-25,台北:台灣大學。
丁志堅、蔡博文、羅永清、林俊強、張長義(2005)參與與賦權-布農族馬遠
    村部落繪圖的觀察,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調查學術研討會224-25,台
    北:台灣大學。
盧道杰、賴欣怡、羅永清. (2004) 太魯閣國家公園峽谷段部落變遷之研究. 內政
    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Tsai, Bor-Wen, Chang, Chang-Yi, Lin, Chun-Chiang and Lo, Yung-Ching (2006)
    PPGIS and Indigenous Society—New Partnership of Indigenous Peoples in
    Taiwan, Geography Research Forum, 26: 152-163(SSCI期刊).
羅永清、 陳玉苹、盧淑芬、李佳霖(1996) 李亦園先生的南島民族經驗
    人類與文化 44-54。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系學會。
綠島鄉誌撰述,社會篇及建設篇。
阿里山鄉誌撰述,宗教篇部分。

研討會論文Proceedings:

Youg-Ching Lo  2016 Archaeology of the Epiphany: the Heritagization of the white bones excavated in Ludao.  IGU Joint symposium of Commissions on Island, Political Geography, Geomorphology & Society Date: 26-29 June, 2016 Venue: NTU Global Change Research Center and Matsu islets, TAIWAN.

羅永清 (2014) 〈台灣南島民族的物體系研究:環境知識的角度〉,在新瓶或舊酒—年輕人類學者的視角【研討會】,11月7-8日,國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
羅永清,談真正的魚,發表于2014年「台灣原住民族自然資源運用與永續發展學術研討會」2014 年 9 月 26 日(星期五),地點︰台大校友會館4樓會議室(台北市濟南路一段2之1號),主辦單位︰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會。
羅永清 (2014)〈Contingent Ecology: Taiwanese Scenarios of River Protection in the Taroko Area〉在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TSAE)暨世界人類學會聯合會(WCAA)-2014聯合年會,10月3日,台北:中央研究院。 (英文稿)
羅永清(2014) 〈夥伴或夥伴關係:太魯閣區域三個共管護溪行動中的國家與部落關係〉 於2014年台灣原住民族國際學術研討會:當代面貌的探索,9月17日,台北:中央研究院。(英文稿)
羅永清 (2014) 〈台灣南島民族的物體系研究:環境知識的角度〉,在2014首屆海峽兩岸人類學青年論壇會議,7月13日,中國貴州省貴陽市。
羅永清 (2014)〈利馬圍城記以及種種為了貿易而協定所帶來的哀愁:一篇人類學式的筆記小說呼應服貿之議〉(Lima Sorrows from Free Trade Agreements (FTA) - an Anthropological Note),發表于《各國FTA研討會》,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
羅永清 2014《利馬圍城記以及種種為了貿易而協定所帶來的哀愁》一篇人類學式的筆記小說呼應服貿之議(Lima Sorrows from Free Trade Agreements (FTA) - an Anthropological Note),發表于《各國FTA研討會》,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
Yung‐ching Lo 羅永清(2013) Making Indigenous Lands into ‘Concrete’: Land Grabbing In the Embededness of Cement Industry in Taroko Area, Eastern Taiwan. Legal Ground: Land and Law in Contemporary Taiwan and the Pacific 土地與法律:台灣與太平洋的比較研究September 11-12 (Wed & Thu), 2013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協辦單位:台灣大學太平洋研究中心
Yung-ching Lo 羅永清(2011)      Mapping Taroko indigenous traditional territories in scenarios of diaspora and hybridity 2011台灣:數位典藏地理資訊研討會
Lo, Yung-Ching.(2010) Processes of legalizing Taiwan indigenous traditional territory lands. Paper, Canadian Asian Studies Association Conference October 28-31, 2010, Ottawa, Ontario CASA 2010,Canada (加拿大)
Lo, Yung-Ching.(2010) Local constructions and Legal Deconstructions on Indigenous Reservation Land Property Disputes: Perspective from Law-Individualism in Toroko scenarios in East Taiwan/Formosa.Paper, Indigenous Peoples in Southeast Asia and Pacific Islands New laws and discourses. New realities? 18 19 May 2010,Organisers: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sian Studies, the Netherlands ,www.iias.nl & Center for Asia-Pacific Area Studies, Taiwan http://www.rchss.sinica.edu.tw/capas , the Netherlands(荷蘭)
Lo, Y. C. (2007) To What Extent We Call A Public Participator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PPGIS)? towards an Interactive Double-Mirror Scenario, The Inaugural Meeting of the IGU Commission on Indigenous Peoples Knowledges and Right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Taiwan.(台灣)
Lo, Yung-Ching.(2006) A dialectic between inclusive lines and exclusive boundariesA case study on Mahon Bununs Borderto process a critique on Taiwan Indigenous Borderism Mapping Policy. The 9th Anniversar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aiwan Geography,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pei. (Written and read in English in the conference and the paper was invited in the conference : Indigenous Cartographies and Representational Politics in Cornell University in the USA on March 1-5, 2006)(美國)
羅永清 (2004)「分享」制度之演化-阿里山鄉咖雅瑪社區經濟初探。鄒族人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嘉義。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編。

(四)演講

1.       2012515() 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族群史研究群演講,掛人頭,土地買賣--試論太魯閣區域原住民保留地權框架中浮現的「法律個人主義」
2.       2014 巫師研究群第一次討論會《當代情境中的巫師與儀式展演》研究群 ,時間 2014年6月14日(週六),中午12:00~16: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後棟一樓交誼廳 ,講題 :巧遇祕魯眾迷幻植物與Gringo巫師們。
3.       2014/ 7 泛泰雅族的神鬼觀與宇宙觀,在鳳林鎮太魯閣學青會分享。
4.       2014/5/21 14:00-17:00《臺灣原住民族環境智慧》臺東場新書發表會>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58學習教室
5.       2014 五月太陽花學運期間在善導寺七號出口的「原住民君主立憲制度」發表牡丹社無主地理論與太陽花的關係。
6.       2014七月在臺灣大學校門口臺灣大學實驗林場風倒木處理事件發表「臺灣要不要存置林野政策與原民族傳土領域的關係。
7.       2014   玉里奇客邦青年與老房:農村發展的體會,演講于東華大學。
8.       2014   大鳥部落的生態機會。演講于台東縣大武鄉大鳥部落。
9.       2016   台灣原住民族土地權力的伸張與實踐 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
10.   2016  原住民族環境智慧 師大環境教育所
11.   2016  台灣原住民族的主體與民族經濟  屏東原住民文化中心
12.   2016  台灣原住民族的主體與民族經濟  原住民族委員會
13.   2016  台灣原住民族的主體與民族經濟  花蓮糖廠

(五)錄音錄影
 2016 8/8小英總統對於原住民道歉的討論  原住民電視台部落大小聲
 2016 8/9 Lima 幫幫忙節目討論原民的刻板印象

翻譯工作Translation work

Lo, Yung-Ching. (2004) Chinese edition of UN Paper By Mrs. Erica-Irene A. Daes “Indigenous peopl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land” (final working paper prepared by the special reporter) sponsored by the Council of Indigenous Peoples Executive Yuan.
Pamela J. Stewart and Andrew Strathern葉春榮編歷史、宇宙觀與性別:巴布亞新幾內亞Urapmin人的基督教與文化變遷157-186聯經出版社宗教與儀式變遷多重的宇宙觀與歷史
Working Paper
Hanging indigenous Heads' to buy and sell land: on the arising of Law-individualism in Indigenous Reservation Land Scheme in Taroko area, East Taiwan.(extracted from Chapter 6 of my Phd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Journal of Land Use Policy in August 2012, and now is under revise
菲律賓原民權利宣言IPRA

留言